福州学校大全福州小学大全福州外国语学校

福州外国语学校

  • 地址:
  • 电话:
  • 邮编:350000
  • 网址:
  • 学校级别:小学 -- 未知
点击查看“福州外国语学校”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福州外国语学校坐落于福州市仓山区公园路39号,前身是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创办的私立教会学堂,福州三一学校;1952年10月,由福州市政府接办为一所新型的公立学校,定名为福州第九中学。1993年6月人民政府颁文更名为福州

外国语学校。2004年被授予福建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学校,2006年被授予福建省普通中学二级达标学校。

福州外国语学校是福州市属唯一的一所公立外国语学校,学校现有校园面积29726平方米(约45亩),建筑面积29496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拥有“思万楼”、“俄国领事馆”等国家保护的文物保护建筑,校园中“晨辉园”、“春华园”、“启明雕塑”、“硕果雕塑”等亭、园、雕塑,掩映在巨榕花草丛中,是市级花园式单位。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 203人,其中高级教师60人,中级教师67 人,3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目前有56个教学班,在校生2710人。

作为福州外国语学校前身的福州三一学校,创办于1907年,一百多年来,学校为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培养和输送数以万计的优秀学生和建设人才。老一辈校友中有以陈景润、陈哲人、王岳、谢冕等为代表的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学者,大批中青年校友正成长为祖国各条建设战线的栋梁之材。[1]

历史沿革

福州外国语学校石碑福州外国语学校前身是光绪四年(1878年)基督教中华圣公会创办的“广学书院”和“榕南两等小学堂”及“圣马可书院”。 “圣马可书院”是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秋在基督教圣公会福建教区支持下,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大学布道会的万拔文先生在仓山施埔办起一所规模很小、以英语为主课的中学。 1911年12月,万拔文等购买仓山跑马场附近的沙俄驻榕领事馆馆舍及其周围的4座洋房和园地作为校园。1912年,落成两座红砖大楼,圣马可书院、广学书院、榕南小学三校合并迁入新址,始称“三一学校”,英语是Trinity College。下属三一汉英书院、三一中学、三一小学。

1924年,学校又购得10余亩田地,辟为为足球场,这是当时福州中等学校唯一的符合规格的足球场。于是足球成为学校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时准是名列前茅,因而三一足球驰名遐迩,历久不衰。

1928年,学校向国民政府办理立案手续,三一中学和汉英书院合并统称“私立福州三一中学”,三一小学改称“私立福州三一中学附属三一小学”。 1933年三一中学高中生参加国家会考全部及格,初中参加国家会考总成绩名列全省70多校之首。

抗日战争爆发,沿海形势紧张。1941年夏,福州第一次沦陷,福州陶淑女子中学迁到崇安与三一中学联办,称为“三一陶淑联合中学”。 1945年抗战胜利,全部迁回原址。

抗战胜利后,校内进步思想和进步力量日益活跃。1946年2月,中共三一中学支部秘密成立,在中共闽江工委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2年10月25日人民政府接办了三一学校,更名”福州第九中学”,三一小学迁出,改名象山小学,后与仓山小学合并。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党政机构瘫痪,教育教学工作遭到严重破坏。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拨乱反正,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福州市市长专程来校现场办公。要求学校办成一所“合格加特色”的新型学校。

1907年,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布道会的万拔文牧师将自己在榕创办的“圣马可书院”与“榕南两等小学”、“福州广学书院”三合为一,建立福州三一学校。抗日战争时期迁址闽北,称三陶联中。1952年10月,由福州市政府接办,定名为福州第九中学。1993年6月福州市政府颁文更名为福州外国语学校。

今福州外国语学校,原为1952年福州第九中学更名。其前身是由上世纪20年代的“三一学校”演变而来的“三一中学”。这所中学历史悠久。是由基督教中华圣公会于1883年创办的“广学书院”和“榕南两等小学堂”及1907年英国传教士万拔文创办的“圣马可书院”,购得今仓山公园路前俄国领事馆土地为校址,1912年三校合并,始称“三一学校”,下辖小学、中学、汉英三部。取名“三一”,意取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亦含有三校合并之意。校长先后为万拔文和来必翰。1929年办理立案,中学部改称“三一中学”。收回教育权后,校长改由国人担任,先是林步基,继为陈世钟,最后为陈中新。解放前,在仓山诸多教会学校中,三一中学是一所远近闻名,具有光荣反帝爱国斗争传统的教会男子中学之一。

福州外国语学校陈景润雕像1929年初夏间,初三班学生王邦杰、陈祖培二人于晚间复习毕返回卧室,在熄灯前脱下破内裤补缀,想补好即重新穿,一时下体裸露。恰巧传教士来必翰突来巡更。目睹此景,甚为震怒,既不查明原委,也不征询教职员的意见,即擅自认定王、陈二同学有猥亵行为。翌晨,即令校长林步基将他们开除。同宿舍的同学熟知此事,认为全属冤枉。消息传出后,初三班全体同学仗义执言,表示不满,要求校方收回成命,遭林步基的拒绝。他们别无选择。只好在班上静坐罢课以示抗议。刚愎自用的来必翰竟又下令开除初三班全体学生。第三天,高初中各班级同学对校方这一无理决定义愤填膺,遂各推举十名学生代表往见林步基,请求收回开除初三班同学的决定,不意十名代表又被开除。林步基、来必翰变本加厉的蛮横做法,激起了全中学部师生的义愤,以罢课、罢教的方式给予被开除的学生有力的声援。在来必翰一意孤行、坚决拒绝师生请求的情况下,乃下定决心,在进步教师庄又怜、李若初、黄仰英的指导下,公推高中学生李利淮、黄先修、陈海亮、郑端秀为代表,组织大规模的请愿和游行示威。约300名学生在学校大门口排队,手执标语旗,高呼“打倒帝国主义走狗林步基”、“打倒英帝分子来必翰”和“来必翰滚出中国”的口号。列成双行队伍,整齐、浩荡地向城内进发,一直走到省教育厅及国民党省党部请愿。他们高呼反帝口号、散发传单揭明真相,得到沿途民众的同情、鼓励和支持。《福建民报》等报刊,连日以第一版整版篇幅报道了这次罢课反帝请愿和示威游行的壮举。大字号的醒目标题有:“轩然大波之三一反帝学 潮”、“三一反帝学 潮波澜壮阔”、“三一学校反帝学 潮方兴未艾” 等;同时还全文登载了师生控诉英帝分子来必翰及林步基等无理压迫摧残学生的传单。

福州外国语学校新初中楼在罢课请愿期间,校方曾对学生 运动进行打击和迫害,如写匿名信诬陷几个学生是共产党;写信给学生家长,尤其受补贴膳费的同学家庭强迫学生回家;函请警察局派警察在校门口站岗以威胁学生进出;林步基的内弟倪绳祖受唆使以刀枪威胁学生等。这些都未能动摇学生的反帝决心和意志。

在静候处理期间,省党部和教育厅怕事态扩大。在各方的压力下才分别派工作人员林炳康和督学唐守谦先后来校了解情况,说了一些同情学生的“好话”。拖延了一个月后,教育厅才正式宣布处理办法:明令三一学校中学部解散停办;所有三一中学部学生转学到省属各校。如理工中学、农林中学、福州中学、师范学校和其他学校等。

这次三一学校中学部全体师生一致的罢课、罢教、请愿、游行示威。以抗议英国传教士来必翰及其走狗林步基三次蛮横开除学生而掀起的大规模反帝学 潮以师生的胜利而结束,实为自“五四”全国学生爱国运动以来,福州教会学校师生反帝爱国运动规模最大的一次,是福州学生 运动史的丰碑。

校园环境

学校占地面积约45亩。拥有“思万楼”、“俄国领事馆”等国家保护的文物保护建筑,校园中“晨辉园”、“春华园”、“启明雕塑”、“硕果雕塑”等掩映在巨榕花草丛中,是市级花园式单位。校园网络与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相连;和计算机教室、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阅览室、校园网控制中心等相接。分教学、办公、运动、生活、工厂五大区,其间有教学楼、综合楼、校友楼、学生活动中心、足球场、塑胶跑道、学生食堂、师生宿舍楼等楼房十余座。

办学条件

班级设置

以外国语教学为特色。初中,高中,与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合作项目高中英语实验班。2010年,福州外国语学校增设德语班。

2004年4月以99分的高分通过省"三级"达标中学的评估验收。学校设立有校友捐资建立的"黄道善奖学金"(奖励给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童志柔奖学金"(奖励给学业优秀的学生)和"林本坤奖学金"(奖励给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

学校现有50个教学班、分初中部、高中部、足球学校,并附设三一外语培训学校,学生2800人,教职员工188人(其中高级教师36人,一级教师58 人),并聘有英、日语外籍专任教师,2003年学校恢复了与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的历史渊源关系。记者从福州市教育局了解到,这项合作办学协议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由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大学派教师来福州外国语学校任教。二是两校合作创办高一两个雅思实验班,进行雅思教学和试行双语教学。三是雅思实验班学生高三毕业时,雅思考试积分达到6分、高考成绩达550分者,可入都柏林三一大学留学;雅思成绩未达6分、高考成绩550分者,可先到都柏林三一大学预科班就读,一年后直接转入三一大学一年级就读。

2002年,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大学得知这段历史后,立即派专家赴榕考察、访问,并于2002年签订了合作办学的协议。(李财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筹办"都柏林三一学院实验班"。

教学建设

办学成绩

学校以外语教育教学为特色,追求“精彩外语,多元文化,凸显个性,快乐生活”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思路,先

后与都柏林三一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日本村上学园等多所海外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办学,与日本那霸市立上山中学、新加坡圣公会学校学结成姊妹学校,每年互派学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2010年经德国政府批准,学校开设德语班,为德国优质公立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

2011年福州市政府在《福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推动创建高起点、高质量福州国际学校与福州外国语学校”。福州市教育局在《2011年福州市教育工作要点》再次重申“强化福州外国语学校外语特色教学,扩大多语种教学。”

外语班开设外教课程。学校英语班在完成初中全部教学课程的同时,主修外国原版教材《超越目标》,选修日语或德语为第二外语;日语、德语班开设第二外语——英语国家课程,学习两门外语。学校还免费为学生开设由优秀外籍教师任教的英语、日语、德语口语课程,提升学生口语能力。?学校在外语教学中采取小班制教学(每

班约25人),将进一步提升学校学生在外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领先优势。

学校日语班办学成绩突出:学校日语班中考升学率达100%,学校日语班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日本语水平等级考试的合格率高达95.6%(注:海外全体考生合格率仅为46.3%)。

日语班历年高考成绩优异。每年都有许多优秀学生被国内外一流大学录取,如林镇、陈玢岩、王健健、张文清、郭帆同学分别被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名牌大学录取。目前有近50位同学在日本名古屋、早稻田等一流大学留学。

2010年经德国政府批准,学校开设德语班,是经德国教育部授牌的合作项目,是福建省继厦门外国语学校之后第二所具有相应资格的学校,学生在中学六年的学习阶段德语能够达到DSD-C1级别,国内高考达到本一录取线,就可申请就读德国的优质公立大学(学费全免),省内外外国语学校报考德国大学的成功率达100%。德语班办学目标就是为德国优质公立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

所获荣誉

学校校园依山傍水,花草葱郁,先后被授予“福建省文明单位”、“福建省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学校”、“福建省中学示范图书馆”、“福州市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福州市教师校本培训外语学科基地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多项称号。

学校荣誉

福州外国语学校庆祝“三.八”节活动99年福建省绿化红旗单位

00――02学年福州市文明学校、00年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先进单位

03年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先进考点、

03年福州市先进教工之家、

03年福建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学校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师资建设实验学校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师资建设实验学校

02-04年福州市文明学校,04-06年福州市文明学校

05年福州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

03-05年度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06年福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

06年福建省二级达标学校

06年福州市平安校园

学校领导

历任校长:万拔文,林步基,陈世钟,陈中新,林鸿

知名校友

陈景润,陈哲人,王岳,谢冕

文化传统

学校活动

福州外国语学校2012年1月17日上午,学校联合劳工社区举行了以“文明福州、持续文明”为主题的迎新春志愿服务活动,除了传统的送春联进社区外,还开展了慰问空巢老人与贫困儿童的活动。此次志愿者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得到劳工社区方面的大力支持,学校工会更是邀请了学校擅长书法的教师倾情参与。

写春联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全身心投入其中,他们都希望能为社区居民献上自己最美好的新春祝福。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驻足观看志愿者们的春联创作,许多居民也拿着楹联小册子,精心挑选自己喜爱的对联让书法志愿者进行创作。看,卢书元老师面前排起了长队,当然对于学校的书法老前辈来说,他的春联可以用行云流水来形容,不到2分钟,一对充满祝福的春联就送到了居民手中。黄亮老师面前也排起了长队,效率也很高,当然,书法志愿者们也毫不含糊,这不,高中的吴值霄同学也以他高效以及良好的书法功底,赢得了市民的肯定。来自初中的几位小书法家也工整地完成了几对春联,有楷书、有隶书,虽笔触略显稚嫩,但也别有韵味。此次活动,许多小书法家桌面前的红纸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是那些幕后的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努力,保证了写春联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这里对他们默默的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两个多小时的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基本没有时间休息,他们就这样趴在桌子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居民送去新春的祝福,手酸了,抖一抖。腰酸了,站直了伸伸腰。“但相对于奉献社会带来的喜悦,这些都不算什么。”一位志愿者如是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共为社区居民、老人院送去了200余副对联。志愿者们还亲手为老人院贴上了春联,送去新春的祝福。

另一路志愿者被安排前往社区空巢老人以及贫困儿童小思阳家庭进行新春慰问,为他们准备了年糖年饼、春联等慰问品。在收到新春祝福后,老奶奶笑了,小思阳也笑了,衷心地希望老奶奶身健康长寿,小思阳健康快乐成长。看到他们的笑脸,知道了幸福的真正含义。

志愿服务不应该只是形式,它应该成为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志愿者精神更应该成为文明福州持续文明的长久动力,因为相信它会驱赶寒冷,带来温暖,消灭冷漠,带来关爱,化解分歧,带来和谐。只要你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你就是文明有礼的福州人,文明福州必将持续文明。

教学研究

2011年12月22日 上午八点,北京西城区的英语教研专家徐雨玲老师和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叶权老师按照福州市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处的部署第三次来到学校,进行专家引领模式下的校本培训基地校的教研指导。

按照日程安排,两位专家上午分别和四位即将向全市开“同堂异构”公开课的初高中外语老师进行观看录像与磨课。叶权老师观看学校初中部的肖艳老师、蔡超老师的公开课的录像。她边看边记,认真翔实地记录老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而后和肖艳老师、蔡超老师就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进行探讨,指出亮点和不足,并对课件进行适当的修改。徐雨玲老师观看学校高中部的黄薇老师和蔡双娇老师的公开课的录像。在与黄薇老师磨课的过程中,就作文题的设置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降低难度,使学生有话可说可写,建议在教学输入的环节增加铺垫,使学生能水到渠成地输出,教学设计的可预测性得到最大化。在与蔡双娇老师磨课的过程中,专家指出在最后输出的环节,设题太难,不能以高考的模式来设题,人为增加学生审题的难度,要考虑学情适当降低难度。磨课结束后四位老师就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马上进行消化与修改。

下午2:00,肖艳老师和黄薇老师开始上第一节,蔡超老师和蔡双娇老师上第二节,初中听课地点在学校活动中心、高中听课地点在初二5班。听课的老师涉及55所学校、400多人次,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第三节,在初二(6)班听完学校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张影老师的讲座《探索高中词汇记忆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后开始评课。徐雨玲老师不顾疲劳进行点评,她肯定了两位教师的公开课,“从早上磨课到下午上课这么短的时间内,两位老师的基本功和应变能力非常强,非常欣赏。”两位老师还能结合学校市级课题《高中英语写作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进行大胆尝试,效果不错。在学校活动中心叶权老师结合自己的记录对开课老师的有关教学环节进行探讨,她一边分析这些教学步骤的合理与不合理的地方;一边给出自己的设计。在整个探讨的过程中,叶老师始终是商榷的语气,平易近人,在场的老师无不点头折服。叶老师始终都是围绕着从学生的具体学况出发的,考虑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的。

随后北师大培训中心郑海勇主任,福州市教育学院黄耀荣副院长、继续教育处林志琳、兰芳主任以及学校领导班子、部分中层干部在学校会议室再次开会,首先由学校陈飞舟副校长汇报了学校专家引领模式下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其次学校林鸿校长指出了在系列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专家引领模式大大增强了学校外语教师的自信心,深入引领了学校教师从教学向教学研究的转变,也带来了一定深度的教学实践,教师们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由此也提高了教师们的实践水平。林校长还指出在专家引领模式下存在时间短、接触面窄、主动与专家联系少、磨合时间不够等问题与不足。为此将继续努力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更多一些老师走出去跟着专家到北京听课、观摩与学习。希望在专家的引领下在理念、实践、反思中不断完善学校的校本培训制度。随后北师大培训中心郑海勇主任在发言中肯定了学校领导重视、学习氛围浓厚、教师勤奋有内驱力的优势,提出了要持续跟进,让学员成名成家;要有长远规划并由此及彼地推广到其他学科,创造出社会效益,打造成名校的要求。福州市教育学院黄耀荣副院长在讲话中希望学校教师在摸索专家如何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的基础上做到“三个带动”:一是要带动全市的校本研训工作,二是带动学校教研组建设,三是带动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并希望学校外语教师要走在福州市的前列、要超越其他一级达标校、要打造研训一体的模式和品牌。最后继续教育处林志琳主任希望学校与四所实验校加强沟通,不停地做好各项工作并提出了下一阶段专家引领模式下的校本培训的具体工作要求与建议。

23日,两位专家又再次来到学校。上午叶权老师和初一年级集备组老师、徐雨玲老师和高一年级集备组教师进行集备教研;下午叶权老师和初二年级集备组教师、徐雨玲老师和高二年级集备组教师又一次进行集备教研。与会老师就教学中的困惑、教学瓶颈、教学设计、一标多本和教研课题等一一向专家讨教,专家认真聆听并做出让老师们满意的回答,专家从北京四中的一节研究课谈起,说明他们的成功之处,告诉要认真研读“英语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理念,不是别人的课都能适合自己的学生,备课要备出自己亮点先让自己感到满意,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创设不同的情景来教授单词,对话等,可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去培养学生,老师们都感到他们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受益匪浅。

两位专家深入教师、亲临课堂、精心点评,给老师们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同时也开设了一系列的讲座,分析北京一线教师优秀案例,让参加此次校本活动的教师体验了一段更新理念、重新审视自我、收获与提高的过程,感受到了什么是高效、生动的课堂,收获了从教以来更大容量的信息。培训让参加此次校本活动的教师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师,教学观念需要一个深刻的转变,从单纯教学生“考”,到教会学生“用”。在备课时大胆整合教材,从学生现状出发,不盲目照搬,教学设计中关注教学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知识运用情况。

通过这次活动,参加此次校本活动的教师更深刻的认识到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教师需要在长期实践、观察、分析、反思和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对课程理念、对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再认识,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与收获,教学设计中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社团活动

学校每年都举办科艺节、体育节、外语节、读书节。

学校的美术教育效果好,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与肯定,师大有不少教授把子女送到学校学美术,有许多重点中学的学生为了学好美术特地转学到学校来。多年来学校美术兴趣小组为社会培养了百余名美术人才输送给高等艺术院校。美国南俄勒岗州立大学艺术系主任威廉·钱伯曼访华时,于1989年和1991年两度慕名来校作美术教育专访。他回国后,在全国学术会议上,以学校美术教育为例说明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与成果。

福州外国语学校校徽校风校训

校风:尊师爱生 文明勤奋

校训:团结奋进 求是创新

校歌:(中文)第一段:闽江之滨,象山之麓,矗立着我们美丽的学校,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激励我们为祖国报效前行。

第二段:思万楼旁,钟声萦绕,洋溢着火热的青春激情,美丽的校园,优良的校分,激励我们为中华奋勇前行。行健不息须自强,团结奋进求实创新,我们肩负着使命历史的使命。向着现代化 现代化 ,向着世界,向着未来,我们肩负着使命 历史的使命。

(英文)We may cross the hills and valleys

We may cross the hills and valleys

Sail our ship on every sea

But of the dear Alma Mater

Our song shall be of thee

Beneath the wide domed heaven

Wherever we may roam

Our heart shall wake to bless thee

Our Mother and our home

Our Mother and our home

学校特色

足球特色

福州外国语学校足球队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代表福建省中学生参加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华晨杯"全国中学生足球联赛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运动队"。

学校经过几年的努力为福州及福建的青少年体育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省教育厅、省体委授予"1996---2000年度福建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足球队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在1999年福建省重点传统校足球比赛(泉州)中夺得冠军。

并在2001年"华晨杯"全国中学生足球比赛(福建赛区)中夺得第二名及体育道德风尚奖

外语特色

学校是福州市唯一的公立外国语学校,一九九三年福州市人民政府颁文把学校改办为外语校以来,虽然对外语特色教学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尝试,开办有外国语特色班,引进辅助教材,强化了外国语教学等,但作为外国语学校的"外国语特色"在校内并不明显,没能体现出特色的优势,更难以赢得社会的认可,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办出特色,外语的特色将被淘汰,为了逐步地把学校办成名副其实的外国语学校,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取得社会效应,使学校能成为福州市教育大花园中的一枝独秀,为福州市教育作贡献,特制订学校构建外国语特色的意见如下:创设外国语氛围、认真组织外国语教学、突出口语、全面合格。

美术特色

美术同样是学校一个很有特色的学科。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黄鸿恩老师在美术教育园地数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福州外国语学校的美术教育根深叶茂,硕果累累,为国家培育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

改革开放以后,学校美术学科教育先后荣获"福建省美术集体荣誉奖"、"福建省美术教研先进集体"、"福建省、福州市学科美术比赛优胜集体"、"省市美术学科各类比赛优胜集体奖和指导奖"等称号。学校学生参加省市中学生素描、手工制作、风景画、色彩画等比赛和中学生美展,成绩名列省、市前茅。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学校美术学科为全国高等各类艺术院校培养、输送了近三百名合格生员,其中不少学生考进了全国著名重点美术院校,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苏州丝绸工学院、无锡轻工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华东师大、北京服装学院、厦门大学、福建师大等。不少学生毕业后分配在高等美术院系任教,有的派往国外深造,他们从事各类美术设计,成为各院校、单位美术骨干,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发挥栋梁作用。[2]

学校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外国语学校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树立“以人为本,立德为先,外语见长,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养德砺志,博学力行”的校训,弘扬“团结、奋进、求是、创新”的校风。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科研为先导,以外国语教学为特色,办学质量稳步提高,中、高考成绩名列同类校前列,初中外语班教学成绩斐然,与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合作项目高中英语实验班,首届毕业生高考成绩优异,受到市政府的奖励,日语班学生参加日本国家语言能力考试,百分之八十以上学生获得日本国家一、二级证书。近两年,学生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大赛,有26项成果获奖,有130多人次获得国家、省、市学科竞赛奖励,作为省级足球传统校,代表福州市中学生参加国家和省中学生足球比赛都取得好成绩。学校获得市文明单位、省市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省体育先进单位、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十几项省市级荣誉称号。2010年,福州外国语学校增设德语班,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外语特长优势。

百年老校,焕发新姿,学校正努力朝着办名符其实的外国语学校奋进!

相关新闻

福州外国语学校师生赴日本那霸访问圆满成功[3]

2013年9月23-27日,由福州外国语学校、乌山小学、十九中一行十九人组成的福州市那霸少儿交流团赴日本那霸访问,访问取得圆满成功。

学校与日本那霸上山中学于2002年签订为姊妹校,每年互访,已有11年。访问团受到了日本那霸市政府的热情接待。访问团先后参观了那霸市著名的水族馆、首礼城、福州园和孔庙,拜会了那霸市议长、市长。

9月25日 上午,在那霸城北中学大礼堂,来自中日六所学校的师生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联欢会,对方给客人献上了当地民族特色舞蹈、空手道表演,中方学生表演了舞蹈、书法和歌曲,交流气氛十分热烈。25日下午,学校师生一行6人在教育局陈善平处长的带领下来到了日本上山中学,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学校师生参观了上山中学的校园,看到了缔结友好交流纪念碑,看到了展示两校缔结友好交流成果的展示柜,上山中学名嘉校长还给客人介绍学校的发展情况和两校交往的历史,赠送了建校六十周年纪念册。学校五名学生分别到七、八、九年级与日本学生一起上了两节课,分别有音乐、物理、英语、数学等课程。学校五名学生还住到上山中学的学生家里,与学生同吃住,感受当地的生活,进一步与当地家庭进行深入的交流。

学校五名学生均为日语班学生,能有机会将所学语言付诸实践,同学们都说收获很多。既收获了美好的友谊,又增强了语言应用能力,还要更努力学习弥补发现的自身不足。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匿名
    2014-10-21 08:57:57发表

    福州租的房子后面一条小路走过去就是福州外国语学校的,早晨就看到很多小朋友去上学的,周末里面都是空荡荡的,就是门口好像是一家人的门卫的,好大的一只白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