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罗源三中,是罗源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三中建成后,承担原罗源一中普及初中教育的任务,为罗源县一中实施初高中分设,扩大高中教育规模创造了条件。
罗源三中位于城关东部“九大中心”旁,学校占地47亩,还有一个与县共用的标准田径场。学校采取“一次规划,分布到位”的总体建设方案,分期完成总建筑面积为23500平方米的建设规划。其中学校教学用房建筑面积17821平方米,由教学楼、实验楼、电教艺术教育综合楼、办公楼和图书楼五个部分组成,通过过道连成汉字“五”字造型,另有学生食堂3311.4平方米,学生宿舍2366平方米。2001—2003年先后建成建筑面积503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面积为4473平方米的实验楼部分。按照达标中学标准装备了理、化、生实验室8间,60台电脑网络教室1间,多媒体教室2间,音乐室2间,图书馆和教师阅览室2间,同时充实了体育器材,完善了体育设施,添置了部分教学、实验器材及图书资料,使我校的教学设施得到逐步改善。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生2104人,其中初一656人,初二734人,初三714人。教职工153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93人,本科学历75人,在学专升本教师10人。
学校以“养德立志,探知践行”为校训,推行素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深化教改教研。学校充满生机活力,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学校连续四年获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3年获罗源县“文明学校”称号;师生在各种比赛、竞赛活动中频频获奖;2002-2005年连续四届,初中毕业生在各年的中考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高分率、及格率、普高录取率、体育合格率、三年巩固率、学生毕业率等各种指标均列市县前茅。
罗源三中以创建省市示范性初级中学为目标,加强“三风”建设,立足高起点,追求高质量,创造高效益,努力为提高我县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发挥教学示范和教研先锋的作用。
罗源三中从创办至今走过十二年不平凡的创业发展之路,它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迅速成为罗源县乃至福州市实施素质教育的“窗口学校”,享誉八闽。在建校以来的每次次中考中,毕业生的优秀率、合格率及升入省重点高中的比例等各项指标连年均列全县前茅。校领导带领本届毕业班教师再接再厉,又一次取得辉煌成绩。我校再次攘括了全县中考语数英总分前三名。叶子桐同学以总分430.5分的优异成绩摘得本县中考状元桂冠,还以单科满分150分的高分独占数学单科鳌头,欧泓佑、于召新同学获得全县语数英总分并列第二名、第三名,我校有14名同学位居全县语数英三科总分前20名,全县前50名中我校占35名,129名同学总分在400分以上,14名同学被福州一级达标校录取,241名同学被罗源一中录取,被罗源一中正式入取人数等于全县其他所合学校之和,比2011年增加19人,第一批普通高中录取人数多达405人,第二、三批录取人数148人.所有中考科目附巩固率外均居全县首位。几年来在全国、省、市等级的竞赛、比赛中,共有上千人次在数、理、化、生、信息技术、外语等竞赛中获奖。
本学年学校又涌现了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高素质教师:唐英俊书记参加第十期科级干部培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陈爱文、陈赛萍、郑群英、游素惠、游静五位教师评为2009年罗源县优秀班主任,李昌刚、谢廷波评上罗源县优秀共青团干部,陈峰、黄惠丹老师评上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郑云滨老师荣获宁夏支教先进个人;陈名中老师推荐评选特级教师,林智生、高琛、倪伙勤、赵霖根四位教师被推荐参加省学科带头人评选,游晓琴、游晓刚老师参加省命题培训,游晓刚老师还参加2010年福州市中考命题;黄招良在福建省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片段教学比赛获一等奖,于臣、游晓刚、谢廷波、沈淑枝等四位老师在福州市学科说课比赛获三等奖,李爱美获“仁爱杯”教学课件大赛二等奖,陈峰获福州市实验课题教学设计三等奖,颜清获市生物学科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林航、李昌刚在2009市新课程优质课评选中分别获一等奖、三等奖;陈健荣获福建自学考试励志奖,孙娟燕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园丁奖”叶德天、卢珺评上福州市物理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陈斯惠获得中国语文教学研究委员会第四届“地球”杯语文特殊教学方法比赛特等奖。近几年共有百余人获得市县级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学校先后荣获“福州市文明学校”、“福州市先进教育之家”、“福州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县委县政府先进集体”、“罗源县平安单位”等荣誉称号二十多项。学校先后通过了福建省双高普九工作的复检、评选为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福州市绿色学校、平安校园,荣获福州市第十二届“文明学校”,福州市暑假青少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罗源县“先进集体”,罗源县初中教育质量评比一等奖等称号……,就这一年,学校又荣获“罗源县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罗源县初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罗源县中职招生工作先进单位”“罗源县课题研究先进单位”等荣誉近十项。5月份,市委常委、市教育工委林彬书记和省政协叶家松副主席先后到我校调研,对我校的教育教学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三中人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敢立潮头唱大风!形成了“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三中精神,锻造了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教师队伍。12年来,学校共有百余人获得市县级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近百人在全国、省、市优质课比赛及其他业务比赛中获奖。培养了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骨干教师。学校创造了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良好的工作及精神氛围,为学校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积蓄了后劲。
多年来,学校始终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以质量为生命线,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科研促教研,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优化了教育教学过程,以高水平的课堂教学,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校长:陈世春
书记:唐英俊
副校长:何启芳、黄立新
副书记:卓良强、林文清、郑云滨
工会主席:陈名中
工会副主席:陈蔓青
校长助理:黄招良
办公室负责人:高琛副主任:林书宝、陈升
德育处负责人:黄惠标副主任:李铭
教务处负责人:郭家键副主任:林彬、郑立奋
教研室主任:林智生副主任:游晓琴、陈名中、
郑岱勇、游晓婷
总务处负责人:陈武副主任:叶德天
保卫科负责人:于臣
书记:唐英俊
副书记:卓良强、林文清、郑云滨
纪监委员:陈世春宣传委员:何启芳
组织委员:高琛
工会主席:陈名中工会副主席:陈蔓青
组织委员:郑岱勇宣传委员:林智生
财务委员:李晓华女工委员:林丹
文体委员:徐爱东经审委员:陈蔓青、林通、陈云
教学职务机构
校分管领导、年段长及年段负责教学副年段长
职务年段 | 校分管领导 | 年段长 | 副年段长(负责教学) |
九年级 | 何启芳 | 李昌刚 | 游晨波 |
八年级 | 唐英俊 | 江华燕 | |
七年级 | 黄立新 | 陈继盛 |
教研组长、集备组长
职务学科 | 教研组长 | 集备组长 | ||
九年级 | 八年级 | 七年级 | ||
语文 | 徐爱东朱爱修,林艳 | 林艳 | 朱爱修 | 徐爱东 |
数学 | 黄兆文林水娟郑彦华 | 郑彦华 | 林水娟 | 黄兆文 |
英语 | 陈丽玲,戴惠娟林赛清 | 陈丽玲 | 戴惠娟 | 林赛清 |
政治 | 赵霖根 | 郑玉英 | 谢淑媚 | 薛芸珍 |
物理 | 张祥清 | 陈惠钦 | 张祥清陈烟 | |
化学 | 孙娟燕 | 孙娟燕 | ||
历史 | 黄兆国 | 黄兆国 | 游晓刚 | 谢廷波 |
地理 | 欧若惠 | 林晓燕 | 欧若惠 | |
生物 | 颜清 | 林凤 | 欧爱燕 | |
体育 | 林通 | 阮小丹 | 许家兴 | 郑春来 |
音乐 | 关韵圆 | |||
美术 | 郑立伦 |
校行风评议领导小组
组长:陈世春(三中校长)
常务副组长:唐英俊(三中书记)
副组长:何启芳(三中副校长)、黄立新(三中副校长)
林文清(三中副书记)、郑云滨(三中副书记)
陈名中(工会主席)、黄招良(三中校长助理)
组员:高琛(办公室负责人)、陈武(总务处负责人)
郭家键(教务处负责人)、林智生(教研室主任)
黄惠标(德育处负责人)、于臣(保卫科负责人)
陈蔓青(工会副主席)、林书宝(办公室副主任)
陈升(办公室副主任)、叶德天(总务处副主任)
郑立奋(教务处副主任)、林彬(教务处副主任)
游晓琴(教研室副主任)、游晓婷(教研室副主任)
郑岱勇(教研室副主任)
校行风评议监督领导小组
组长:陈世春(三中校长)
常务副组长:唐英俊(三中书记)
副组长:何启芳(三中副校长)、黄立新(三中副校长)
林文清(三中副书记)、郑云滨(三中副书记)
陈名中(工会主席)、黄招良(三中校长助理)
组员:陈蔓青(工会副主席)、林智生(工会委员)
林丹(工会委员)、郑岱勇(工会委员)
陈云(工会经审委员)、林通(工会经审委员)
养德励志探知践行
校标图说明:三中始创,犹如白纸,蓝图待画,前程无量。为了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凝聚全体师生爱校报校之情,特构画校标如上,并作校标图说以共勉之。
左边三本巨书构成“三”字:最下层蓝色的代表“知识的海洋”,中间绿色的代表“科技的春天”,上层金黄色的代表“智慧的收获”。三本书由低到高的色彩变化恰如天地人合一,象征着我们只要脚踏实地,努力进取,就会实现金色的梦想,摘取知识的硕果。
右边圆圈加金笔构成“中”字,两个同心圆构成的圆圈代表同心、圆满,象征太阳光明无量,前途远大,寓意:团结、博爱、平等、和睦、尊师、践行。与左边代表知识的“三”合为一体。揭示了我校校训“知行合一”的内涵。中间金笔取谐音“金碧”,寓意金碧辉煌,笔尖向上,寓意奋发向上,象征着只要奋发向上就能共创辉煌的明天。